墨菲每天都有各种事情需要处理,江辉的这个事只能算是一个小插曲。
「关于这款皮卡的后续日程安排,我是这麽考虑的……」
奥斯丁把江辉跟自己说的一些想法稍微完善了一下,具体到了某些平台的使用和动力总成方案,然后跟墨菲进行了报告。
这很对奥斯丁的方案当中的一些疑问事项,墨菲也进行了询问。
最终,墨菲基本上同意了奥斯丁的想法,准备在通用汽车内部快速的推进这款皮卡。
他们都觉得这款皮卡也许可以给萎靡之中的通用汽车带来强大的一波增长,甚至彻底的扭转之前不利的局面。
……
「这半个月的时间,感觉恍如隔世,我们厂的情况跟通用汽车还有很大的差距啊。」
底特律机场,跟通用汽车的送行人员告别之后,郑海明一行人前往候机厅等待的时候,大家自然开始交流了起来。
岳瑞这个小透明基本上是啥话都不说,在那边听着郑海明丶陈奇几个说话。
「有差距也是很正常的,毕竟人家的汽车工业已经发展了那麽长的时间,六七十年前就已经很发达了。」
一行人当中,江辉的表现是最淡定的。
他知道这个差距,今后会被快速的追上,甚至一定程度上实现反超。
「之前一机部想要推动组建三汽项目,直接从西方国家那边引进先进的重卡技术,方向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是感觉要按照之前的规划去落实下来,估计还是很困难的。」
「就连通用汽车这样子的大型汽车企业,每年的重卡产量也不到10万辆。」
「并且人家出售重卡技术的意愿是非常弱的。」
郑海明今后很可能会被调到一机部任职,到时候难免会跟「三汽」项目打交道。
这一次来通用汽车考察,他自然是有意无意的会结合这个项目的情况去交流一些内容。
「重卡的发展势在必行,不过眼下各行各业的建设都需要非常巨大的资金,国内估计很难按照原本的想法去引入技术了。」
「但是引入一部分的发动机技术,或者直接就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开发属于我们自己的重卡,其实也不是没有可能。」
「国内市场对于重卡的需求,今后肯定是比较旺盛的。」
「只要有好的产品,其实不愁没有销量。」
江辉是觉得重卡这种东西,整体上的技术肯定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行。
完整的从国外导入技术的可能性是比较低的,或者说代价是比较大的。
就国内现在的情况,这条路估计走不通。
「小江说的也有道理,国内生产卡车的历史也有几十年了,也算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选择几家工厂重点扶持一下,让他们自己去研发重卡,也许到时候会给大家带来意外的惊喜。」
朱建生这个时候肯定是跟江辉保持一个立场。
并且他也确实是支持国内自己去研发新技术。
作为高校,这样子的发展道路,才能更好的体现他们的价值。
要不然什麽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那麽高校车辆工程相关专业的师生存在的价值就大幅度的下降了。
「一机部那边估计不会那麽轻易的放弃『三汽』的计划,除非后面碰到其他的困难。」
郑海明也知道朱建生和江辉说的话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他也知道部里面决定的事情,不是那麽容易改变。
不碰一碰墙壁,谁也不好轻易的去推翻之前的决定啊。
(本章完)
www.novelser.com